廣東工業大學mg赌场6844线路检测緣於1958年創辦的廣州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有近65年的辦學歷史,已培養畢業生3萬余人。學院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ㄨ進集體”“廣東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學院黨委2022年獲批“全ぷ國黨建mg4355检测路线app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2018年獲廣東省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mg4355检测路线app標桿院系立項,先後被授☉予“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廣東省文直白明單位”“廣東省固本強基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目前,學院設有機械電子工程系、制造工程系、機械設計與包裝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業工程系、測控技術系、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研究所、可拓學與創新方法研究所、實驗中心和黨政辦公室。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專業學位』博士〓點、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其中機械工程學科是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廣東省“高水平大學时路炫”重點〗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B+;在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機械工程學科排名第20位,進入全國前10%。
學院秉承學校辦學發展∞理念,堅持以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為根本任務,以“瞄準國马峰際學術前沿,建一流學◎科、育創∮新人才”為發展目標,以“誌存高遠,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為辦學理念,以“加強與產業♀深度融合,優化產學研合作與協同創新”為辦學特色,面向學校依托和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建設的新機遇,努力打造赵婵婵學院發展黨建高地、學科高地、育人高地、人才高地、科創高地。
學院名師雲集,師資雄厚。現有專職教師184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64人、博↘士生導師41人,具有博王莹士學位教師比例86.4%,具有海外經歷教師比例57.7%。擁有卐雙聘院士3人,院士有效候選人1人,世界陶瓷科學院院曹延周士、亞太材料科學院副院士1人;擁有國家級海外高層次Ψ 人才、教育部高層次人才、傑青、優青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5人次;擁有廣東省引拜合提汗麦麦提進領軍人才、珠江學者、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和省級培養對象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5人次;擁有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4個,位列全省高校院系首位。
學院科研平臺優勢顯著,科研實力突出。現有省部共建精密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制造業物聯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3C電子產品制造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智能檢測與制造物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計算機集成制造重天晴依泰點實驗室、廣東省微納加工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廣東ζ 省微創手術器械設計與精密制造重點實驗室,以及6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省、市重點╳科研平臺。近五年來,學院累計承擔科研項目1000余項,到校科◥研經費達4億元;學院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其中2019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11項,中國專利▓銀獎1項、優秀獎4項、廣東省專利獎金张顺荣獎4項,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特別嘉許金獎1項、金獎1項。
學◢院重視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現有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2個;擁有國家級實芫花总黄酮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廣東省協Ψ同育人中心1個;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省級課程思政建設示範項目▲2門,獲廣東省課程思政優秀案例二等〓獎1項。近五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目前在校學生4711人,其中博士『生125人、碩士生1461人、本科生3125人。
學院構建學科競賽引領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一專業一競賽”品牌,雙創成果豐碩,學生創新能力突出,創業活力十足。近三年來,學院本科生參加省部級以上競賽獲獎925人次,國家級以上獎項320人次。三大特級競賽成果顯著,2015年-2017年連續兩屆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上榮獲特等獎;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斬獲金獎2項,2020年繼續斬獲金獎;連續七屆“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谢印堂進入全國決賽,並獲得銀獎5項、銅獎4項。FSAE車隊連續參加十屆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共獲得全國一等獎4次,其中2012年研制了華南地區第一〓輛、全國第二輛電動賽車,2017年獲全國電動賽車總成績第一名,2018年代表中國赴日本參賽並獲得直線加速項目古丽娜尔阿迪力的世界第三名。2名本科生分別獲得第十屆和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3名博士研究生獲得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特別獎。
(最後更新:2022年6月)